测蛋白质含量方法步骤(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测蛋白质含量方法步骤,以及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ELISA结果发现最高点吸光值偏低或高的原因
1、毕竟是酶反应。还有 plate reader应该可以设置standard为“0”的吸光,以校正其他samples。另,低浓度的absorption接近是正常的。
2、结果见表1,整块板单波长检测的CV在3%以上,吸光度最高值和最低值的相对误差达17%以上。 在双波长测定中,减少了测定干扰和电路干扰,因此测定结果明显好转,结果见表1,整块板样本的CV在2%以下。
3、SDS)等酶抑制剂均可使反应终止。这类终止剂尚能使蓝色维持较长时间(12-24小时)不褪,是目视判断的良好终止剂。
如何准确测定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1、一般情况,当溶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增加时,显色液在 595nm 处的吸光度基本能保持线性增加,因此可以用考马斯亮蓝 G-250 显色法来测定溶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2、间接测定法:蛋白质与某些酸性或碱性色素分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盐沉淀。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未结合的色素,以每克样品结合色素的量来表示蛋白质含量的多少。
3、标准曲线的制备:使用标准品制备标准曲线,以确定待测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应该涵盖待测样品中预期的蛋白质含量范围,并且应该与待测样品同步准备。
4、碱性染料法 此法利用的是带苯环的氨基酸在碱性溶液中以偶氮染料显色,然后测定溶液中的吸光度,再与标准曲线对比,从而确定蛋白质的含量。双缩脲法 双缩脲法是一种用于测定蛋白质含量的经典方法。
5、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酚试剂法、紫外吸收法、考马斯亮蓝法等。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
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1、蛋白质含量测定的方法有微量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folin―酚试剂法、考马斯亮兰法、紫外吸收法等。
2、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蛋白质分子中存在含有共轭双键的酪氨酸和色氨酸,使蛋白质对280nm的光波具有最大吸收值,在一定的范围内,蛋白质溶液的吸光值与其浓度成正比,可作定量测定。
3、紫外吸收法可测定0.1-0.5mg/ml的蛋白质溶液,此操作简便,测定迅速,不消耗样品,低浓度盐类不干扰测定。因此,此法在蛋白质的制备中广泛应用。
4、双缩脲法是一个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分析方法。双缩脲试剂是一个碱性的含铜试液,呈蓝色,由1%氢氧化钾、几滴1%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配制。当底物中含有肽键时(多肽),试液中的铜与多肽配位,配合物呈紫色。
5、蛋白质测定的方法有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酚试剂法、紫外吸收法等。凯氏定氮法。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
关于测蛋白质含量方法步骤和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